2007年4月10日星期二

國家的同齡人


  
在「尚書房」偶見這本書,封面是居於破舊窑洞的愁苦中年漢,黑白紀實式攝影,充滿張力,便立時買下。

回家讀了一整個晚上,始能釋卷。《走過青春》寫的是一百位中國知識青年的人生歷程。每個人的生命,被濃縮成一至二頁紙,而他們的背景介紹,幾乎都是一式一樣的: 
某某,1949年(或五十年代初)出生,北京某初中/高中的1966/67/68年畢業生。1969年1月,響應毛主席「知識青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」最高指示,到陝西插隊。 
他們全都是在火紅年代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的年輕人,也是國家的同齡人。然而,相同的開端,卻連接著截然不同的結局。一百人裡,有繼續留在陝西過窮日子的,有千辛萬苦調回北京的;有因身體得了殘疾而家徒四壁的,也有修成正果成為學者、作家、有錢人的。
  
因為和國家一樣大,他們的人生也幾乎跟共產黨「同步」變化。共產黨剛贏得政權時,他們呱呱墮地;文革開始時,他們當上紅衛兵;幾年後,共產黨嫌他們煩了,便送到鄉村接受再教育。

這一批人大多只有初中學歷(文革時沒書讀),當離開農村時,便只能到工廠幹活。如陳丹青在本書結語所言,知識青年,即是「沒有知識的青年」。今天,知青們都年過半百了,過去無論有多麼壯烈的經歷,人生大調已然定下。是滿意,是傷感,都只好接受。

書中所訪問的,大多是默默無聞之輩,但間或也有我「認識」的人,如中國作家史鐵生(當知青後得病,導致下肢癱瘓,後成為作家,《邊走邊唱》原著作者),以及我以前任職的電視台的台長鍾大年(六九年於陝西插隊,七七年恢復首屆高考時,成功入讀北京廣播學院,後赴德國深造)。

每一篇知青故事,都為那年代的歷史添上細節,但同時宣示著「命運」的不講理由。那些仍然留在陝西的老知青,不少因戶籍和生計問題,不能還鄉,以卑微工作糊口;誰會想到,當年十多歲「人仔」的輕狂決定,有如此深遠影響?

很快,知青們都會入土,「知青」也將變成歷史名詞。就如曾經也是知青、今天成了「公共知識份子」的陳丹青(不知何故書裡沒有訪問他)在結語所講:「絕大部分知青,而今被時代與社會一步步無情拋棄,成為多餘的人。」

6 則留言:

  1. 曾想過買這本書, 只怕內容太苦, 以家中己有太多看不完的書做理由, 叫自己不要買。單看封面的大叔相片, 就知歷史總是喜歡找人開玩笑----特別是偉大祖國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曾經也常常以你說的理由叫自己不要買新書,不過近年開始改變做法,實行「寧濫勿缺」,因為發現,有D書錯過咗之後就好難再有機會遇上...
    本書的確幾苦,但也算頗平實地述說了那個瘋狂年代裡一些人的故事噃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黑鏡頭系列一向很不錯,如果印刷再好點就完美了...

    知青應該是共和國第一代人才,再田野裡浪費青春,很多人後來又成了右派,從來沒有一個國家這樣對待人才的,其實我真的認真考慮過這個老土的問題:下輩子還想不想活在中國

    回覆刪除
  4. 那要看看下一輩子投胎時,這片土地由什麼黨掌權,行的又是什麼政治制度了...
    是呀,鄙視知識,糟蹋知識分子,共產黨認第二,無別的黨認第一吧?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同意。對那些被中國遺忘的知青寄予同情,也慶幸自己不是生在中國大陸。

    剛認識了一位畫家,下鄉時仍不忘畫畫,沒有顏料,唯有咬破指頭頭用血來畫,真的有血有淚。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,他終於成了名。

    讀這些慘烈的書,要準備流一殼眼淚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近來又讀了一些關於文革的書,才知道有些曾經打死過人、抄過別人的家的紅衛兵,今天只大肆標榜自己當「知青」時的苦況,卻隻口不提當衛兵時的惡行...「知青」這標籤,竟成了擋箭牌。似乎愛好遮瞞是中國人的性格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