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

漫漫共和路



懶洋洋的11月,既未想開筆寫畢業論文,又沒精力到處走,遂把59集的《走向共和》細看了一遍。

2003年,中央台播出《走向共和》時,中途遭當政者施壓,被迫一天播出四集草草收場,中宣部更禁止其他地方台傳播此劇。然而越禁越旺,令劇集紅遍全中國。當年,人們都在討論此劇的「借古諷今」,可惜那時我正在忙別的,沒機會看。最近從朋友處借了一套回來,正好借養病煲碟。

有些朋友對《走向共和》頗有點不屑,認為它有不少地方與歷史不符(如孫中山剪辮的時間和地點皆不正確)。我則覺得,最後十集太「肥皂」(用太多篇幅描寫記者田沫和參議員羅文的愛情),有失歷史正劇的身份,但始終是瑕不掩瑜,整體來說是一齣超水準電視製作。尤其幾個要角如袁世凱、慈禧、李鴻章等,形神俱備,演技出色,此外,大部分重要歷史場口,都可看出編劇的心思,務求既反映歷史事實,又有一定戲劇張力。不看此劇,絕對是關心中國歷史者的損失。

當年國內網民熱烈討論《走向共和》的其中一個原因,是它對某些富爭議性人物的描繪,與中共向來的「官方評價」大有出入。不過相比起國內觀眾,香港人較能接受一個「有情有義」的袁世凱、一個不是「漢奸」而是大外交家的李鴻章......

與大陸(甚或台灣)人相比,香港人評價歷史人物,似乎較少將之典型化。這可能因為香港人沒有歷史包袱,不太在乎某人是否「漢奸」或「民族英雄」;但另一方面,也可能因為我們對歷史人物根本沒太多認識,那又何來評價和典型化呢?沒有評價,與動輒評價,孰優孰劣,有時也真搞不清楚。

記得唸初中時,中史科課本對清末民初的歷史只是蜻蜓點水:老師教到辛亥革命之後,如袁氏當國、張勳復辟、軍閥割據的部分,便只是一句起兩句止;四九年共產黨成立「新中國」的部分,更是沒了影。清末後的中國歷史,都靠自修得來。

那時候最有興趣想知道的是文革。到底所謂批鬥、牛棚、紅五類黑五類是什麼回事?而當一點一滴找到「文化大革命」相關書籍看過後,十多廿歲時的我,深深憎厭這個民族。大部分人竟可良知全失,出賣自己親人朋友,甚至將一代知識份子殘害至不成人形......如此的瘋狂時代,越讀其史只令人越感痛心,所以近年甚少再讀文革書籍。近年多讀民初時期的歷史。可惡的殖民地教育政策,令我花了很多倍時間才將中國現代史的「拼圖」砌得完整。(但多謝唐德剛先生的五冊《晚清七十年》和一冊《袁氏當國》,為我省了不少追尋歷史因由的時間。)

好幾個人物在腦海裡留下了深刻印象:宋教仁、黃興、楊度、梁啟超。尤其是國民黨「教父」宋教仁。總覺得,他的被殺,是民國史的關鍵點:宋被袁氏派系暗殺後不久,孫中山覺得被袁欺騙了,決定起兵討袁。袁世凱於是藉機解散佔議會大多數的國民黨,令議會因人數不足而名存實亡,及後更將憲法改寫,使自己可以成為終身大總統....民國後來軍閥割據的亂局,此時可謂已見端倪,怎不令人歎息?

回頭看今天,中國的官員們領導們,依然視憲法為無物,寫在紙上的是一套,用在民上的是另一回事。那一頁頁民國歷史,似乎還未能成為今人的鏡鑑,可哀乎?

相關文章:〈那場百年前的革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