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

蘇東坡的理財法


窮是自由業者經常面對的問題。不過真正磨人的,往往不是物質匱乏本身,而是對「窮」的恐懼。當「錢快用光了」的念頭終日如魅影盤踞腦海,常常感到困擾和情緒低落,便變成極不自由的自由業者了。那倒不如返回市場打工更好。

非常幸運,過了這麼多年自由業生涯,卻甚少被「窮」影響心情。除了因為物質欲望低之外,我想最主要原因,是我習慣對錢銀「計較但不上心」。

「計較但不上心」聽來矛盾,也不易解釋清楚。不過近日讀《康震評說蘇東坡》時,發現蘇東坡謫居黃州、財政極度困難時,其處理方法竟和我的「計較但不上心」十分類近。引錄如下:
(蘇軾)現在雖沒有正常薪水,不過積蓄還是有一點的,於是他做了精心的計劃,規定今後每天花費不超過一百五十文錢。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文錢,分為三十份,掛在屋樑上,每早用叉子挑一份,然後將叉子藏起來。當天剩餘的錢另外存在大竹筒裡,作為接待客人的費用(事載於蘇軾〈答秦太虛書〉)。
蘇東坡予後世的印象是瀟灑豪邁、不拘小節,但原來他是錢多時隨便花用,錢少時精打細算,甚至到了「錙銖必較」的地步。這做法的好處是,既然早已分配好每天使費,便可完全把錢銀事放低,好好享受生活,譬如買價賤如泥的豬肉,烹煮自家發明的「東坡肉」作早點……東坡居士不會被「窮」字弄得心緒不寧。這正正是我所說的「計較但不上心」。

「計較但不上心」,我視之為一種「在限制之內放鬆」的理財或生活態度。預早計較(或計劃)好了,之後只需按計較行事,便再也不用把它放在心上。此法因此既可應用在錢銀事上,也可用於任何上了心會令人心緒不寧之物。

雖然我不及蘇東坡嚴謹(訂下「一天一百五十文錢」規則),但也會預早分配好未來一兩年的每月使費,然後按此budget過生活。因已「計較」好,便不會「上心」。我常暗稱這為「窮風流」生活法。

6 則留言:

  1. 長知識了...
    原來古人運筆著書豪邁揮灑,但面對生活也相當精實慎篤啊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也是一種不錯的 lifestyle!
    讀書寫字看戲聽音樂都可以花費很少(要多的固然可以). 睡起有茶饑有飯, 此心安處, 夫復何求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對,「心安」比什麼都重要,holiday cat說到我心坎處。

      刪除
  3. 我用的是每日「現金」法,月頭先把所有固定開支,水電煤管理費之類扣起,把一個月預算會用的錢,從銀行提出「現金」,每晚臨瞓前,將明日要用的「現金」,放進銀包,通常每日都會使剩少少,就累計落下一日,到月尾,一般會有幾日錢剩低,就獎賞下自己0羅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這方法很好! 頗有蘇東坡遺風~ 因為有八達通和信用咭, 很容易用過了頭, 或許我也要試試現金法。

      刪除